推动档案工作的新发展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谋求档案工作新的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区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需求和与档案工作联系密切的方面入手,在识大局、谋大局、抓开局上进一步下功夫,做好文章,主动为区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服务,推动档案工作的新发展,确保本区档案事业“十一五”发展取得良好开局。
一、切实加强档案服务工作
档案服务工作是一项充满时代气息和活力的工作,是一项必须集中精力不断创新的工作。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档案服务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就必须不断更新,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方式不断改进,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准不断提高,扩大档案服务的社会影响。
1、要加大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档案工作的指导。切实将这部份档案规范有序的管理好,这对于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建立规范企业职工、劳动监察、劳动争议、劳动力市场、再就业人员培训等档案,在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之间搭起桥梁,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普陀社会做好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工作,深化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社区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安置,社会保障、民主选举、司法调解等方面大量的档案资料,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要通过抓典型,以点带面等途径推动社区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利用社区档案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编制本区《社区档案服务》指南。
2、引导和推进民营企业建档。要大力宣传档案在保护企业资产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把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做法要求、特别是民营企业建立档案工作的成效等,通过不同渠道和途径向广大民营企业宣传,将企业对档案工作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要,激发企业对档案的认识、需要和建立档案工作的自觉性。让民营企业经营者自愿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自觉利用档案,让他们通过实践和切身体会感受档案的价值,从发展非公经济的实际出发,不断引导和推进民营企业建档。
3、积极为社会各层面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档案政府信息服务。2005年,中央和市委相继下发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档案部门做好政府公开信息利用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已经实现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的基础上,注意积累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查阅利用需求信息,主动开展分析研究,及时提出解决难题办法,进一步拓展功能,创新服务,适应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查阅利用的热点需求,适时提供专题目录、专题汇编和咨询服务,进一步深化档案利用服务,使阅览窗口成为查阅各类档案、政府公开信息及其相关信息的综合窗口,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和不同人员查阅需求的特色窗口,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的亲民窗口。根据全区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的需要,做好提供史料、参考借鉴等服务工作,编纂好2006年《普陀年鉴》,完成(1991—2003年)《普陀区志》续志的定稿工作。
二、切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确保全区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促进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为区的工作大局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奠定必要的基础。
1、规范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全区各单位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切实增加依法做好移交档案工作的自觉性;要进一步树立档案质量意识,严格把好移交档案质量关;要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加强档案移交前的业务规范、检查和指导工作。要认真总结以往档案移交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着力解决档案移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06—2010年档案移交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列出计划,滚动接收,早作准备,常抓不懈。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档案的提前接收进馆,要统筹兼顾,有条不紊。区档案馆在接收移交档案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在保证档案质量和方便利用的前提下简化移交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对移交进馆的档案要尽快熟悉,尽快将新进馆档案机读目录纳入馆藏档案计算机档案系统,科学整合馆藏全部档案信息资源,全面做好提供利用工作。
2、重视档案征集工作。围绕各种展览等公共宣传服务需要的征集,要有前瞻性。抓好名人档案等具有一定价值社会历史人文资料的征集;加强对中央部委以上和市主要领导来区视察的题词照片及重大庆典,纪念活动照片征集工作。继续收集行政规范性文件及与行政行为有关的信息,包括年鉴、志书、年报、图册、画册等各种资料,特别要注意整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全区各单位都要重视在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要庆典等活动形成的照片的收集、积累、归档。
3、充分挖掘馆(室)藏档案资源。档案馆(室)不仅具备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资料这三项基本功能,而且还具备保存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资政襄政、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要充分发挥档案馆(室)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各种有历史借鉴、典型参考价值档案汇编,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形式,参与区的方方面面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资料服务。继续依法做好开放档案工作,加快基础鉴定,抓紧开放依法可随时向社会开放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类档案以及公众权益的现行档案,把现行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区一级档案馆复查准备工作,迎接市档案局馆的复查验收认定。
三、切实加强档案依法管理
履行档案法规赋予的责任,加强档案依法监管,增强档案的法制观念,加快档案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
1、加强档案法规学习宣传。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档案条例>推动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委办[2005]26号)精神,结合“五五”普法,制订本区档案事业法制宣传教育计划,部署档案干部新一轮普法工作,开展档案网上学法、知法和用法活动。
2、加强档案依法行政。要按照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要求,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前介入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项目档案的建档管理和验收。进一步加强重要档案的登记备案监管,政府公开信息的及时送交,研究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新的档案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强后续监管。结合先进档案室的复查,有重点地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3、加强档案的指导服务。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档案行政管理的指导服务作用,保证党政机关档案、科技档案、城区建设档案、社保档案、教育卫生档案等其他各类专门档案的有效管理,做到及时建档、齐全完整、规范有序、流向清楚、利用方便、保管安全。进一步抓好区属国有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报送机制,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服务。积极主动参与第五届上海国际花卉节重大活动文件资料的收集指导工作,及时将花卉节档案全部归档进馆。继续深入开展档案“归档月”和“升级达标”管理活动,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服务水平。
四、切实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档案工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必需之举。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全面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1、加快推进数据库建设。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年增加档案输入量不少于20万条信息。除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外,全区各单位档案室也要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收集接收移交的各类档案包括声像档案等,实体要及时入库,信息要同时在数据库显现。
2、提高办好档案网络建设服务水平。要综合利用档案文件资料、政府公开信息和各种相关信息,在普陀档案网站上得到充实和反映,特别要办好现有网上的便民利民的栏目,方便公众的查阅,同时要寻找突破口,扩大覆盖面,把档案网站办成服务网站,知识网站和特色网站。
3、加快推进文件管理系统和目录中心建设。尽快形成一个既是区政务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又是档案馆管理系统的一个包含文件资料库管理、档案管理、借阅与统计等功能的子系统。尽快形成和完善档案信息化检索体系,结合利用需求的实际,整合和扩大不同类别、不同专题的目录数据,使之成为查全、查准、方便提高检索质量。尽快与市档案目录中心连接,切实发挥档案目录中心的作用。
4、抓好贯彻《上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从今年起区级机关要推行电子公文归档和纸质文本归档“两套制”归档做法,以切实建立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新机制,并纳入到电子政务建设之中。